山东大学于浩海教授学术报告

发布者:程静静发布时间:2021-10-20浏览次数:892

人:于浩海

报告题目:三维度准相位匹配研究

报告时间:20211024日(周日)上午930

报告地点:物电学院重点实验室428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于浩海,男,198110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德国洪堡学者等。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晶体、激光技术与器件以及晶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Adv. Mater.ACS NanoLaser &Photon. Rev.Appl. Phys. Lett.等材料学、光学、物理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材料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后留校工作,2011年入选德国洪堡学者Max-Born-Institute for Nonlinear Optics and Ultrafast Spectroscopy合作研究;2012年归国后,被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被破格聘为教授;2015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报告摘要:

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关键是获取合适的周期或准周期结构,通常以操控铁电晶体中的铁电畴来实现。铁电晶体中存在反向平行的铁电畴,畴壁两侧的二阶非线性系数符号相反,因此其周期/准周期排列可实现对二阶非线性系数的相应调制。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场极化畴操控技术的进步,准相位匹配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南京大学所制备的一维周期、准周期等畴结构组成光学超晶格实现了多种准相位匹配过程,发展了准相位匹配理论,发现了一系列新颖的物理现象,并已在三基色激光产生、光学芯片等方面获得实用。近年来,随着畴操控技术的不断进步,二维准相位匹配铁电晶体及相关器件迅速发展,其增加的调制自由度在多波长、多方向相位匹配方面展现出独特魅力,加深了人们对准相位匹配乃至非线性光学的认识。然而,三维准相位匹配对畴操控技术的要求更高,但相关研究目前仅存在于有限的理论探索层面。本论文面向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发展现状,集中于三维铁电畴结构的制备和三维准相位匹配过程的实验研究。以提拉法生长了具有天然三维堆垛铁电畴结构的钛酸钡钙(BCT)晶体,表征了基础物理性质,注重观察了三维自发畴结构的分布,计算了其三维倒格矢和可能实现准相位匹配的波长范围与条件;以该晶体作为非线性光学介质,利用其三维正交倒格矢,获得了宽波段三维准相位匹配过程;以飞秒激光直写畴加工技术在BCT晶体中通过近红外激光扫描加工了可控的三维铁电畴结构,构成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实现了三维准相位匹配,并在理论上细致分析了光波与倒格矢间的相互作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