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想敢做才能创新-----李延龄博士访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0-03-10浏览次数:749

        李延龄,男,博士,副教授。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毕业后到我校工作至今。2009年7月于中科院固体所获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在过去的工作中,获得多项教学和科研奖励。主持完成校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多媒体课程的建设工作,主持完成《固体物理学习指导书》校教材建设工作,曾获得江苏省基础物理上好一堂课竞赛三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优胜奖二等奖、校多媒体课件竞赛三等奖等荣誉称号。研究领域包括:新型材料在压力下的结构、电子和动力学性质;新型超硬材料和超硬薄膜的探索;新能源材料基本物性的研究;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至今,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检索,单篇被SCI论文他引最高达13次。先后两次到香港访问,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主任林海青教授进行合作研究。目前,主持校自然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863项目各1项。2007年,被纳入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寒假前,我与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寒假期间李老师去了香港,与中外知名专家同行进行学术研讨,下面是经过整理后的李老师访谈记录,希望物电学院全体教师,能够像李延龄老师一样,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在2010年取得好的成绩;也希望物电学院全体学生一李老师为榜样,好好学习,刻苦钻研,加强应用能力训练,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取得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教书育人:虽辛苦,但很快乐

         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与辅导员工作,我先后承担2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的工作思路是:了解学生,与学生换位思考。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只有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努力总有回报,我于2004年获得校优秀班主任称号。
        教书是一份责任,面对学生,我没有理由不努力讲好每一堂课。没有认真备课的内容,讲起来总会感觉不踏实。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李老师先后主讲理论力学、大学物理、固体物理、量子力学和高等量子力学课程。记得那是2001年的暑假,我的第一个教学工作是给2000级的函授班讲授理论力学课程。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准备了电子教案,也预先讲授了几遍。那一堂课讲下来,浑身是汉,但讲课效果感觉一般。那天晚上,我很久才入睡,我在想:讲好课真的就那么难吗?从此以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我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为做到这一点,我坚持写课后教学反馈笔记。在不断的摸索、积累和总结中,我逐渐清楚了各教学环节间关系,具备了掌控教学过程的基本能力。可以说,在2001-2006年间,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教学工作中。在上每一门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讲授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课程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教材,查阅了每一个知识点在不同教材中的讲法,然后从中选择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介绍。在教学中,我坚持做教学研究,先后主持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多媒体课程建设工作。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使我受益颇多。可以说,没有重点课程的经验,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教学方面的成绩。因为在重点课程结题时,对每个教学环节均有一定的要求。在主持重点课程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料,编写了几本自己教学使用的参考书,如“固体物理学习指导书”、“固体物理习题解答”、“量子力学自学指导书”、“量子力学习题集”和“量子力学考研指导”等。这些资料的完成,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
            在严谨中勿忘求新,在严格中牢记宽容。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内容是标准内容,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这就务必注意教授知识的科学性,因此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换句话说,自己都拿不准的内容一定不要拿到课堂中去,一旦出现差错,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会影响学生对你的看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严谨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多看精品课程方面的资料,多看国内外优秀教材。在多看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分析和总结,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这样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对讲解问题能给出自己的新讲法。什么是教学研究,我认为这就是最基本的教学研究。除了自身的严谨以外,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学生具有惰性和可塑性,你的要求学生可能只能完成80%。你要求的愈多,学生才能完成的愈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我担任了2002级2班(班主任:张曼逸老师)的量子力学的教学工作。当时系里(还没成立学院)分了考研班和非考研班。这个班是非考研班,班里集中了很多经常补考的学生。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对他们没有降低大纲要求,采取的办法是在教学中多加关心和鼓励,尽力宽容他们所犯的一些错误,毕竟他们的基础有所欠缺。在半年的教学中,一些学生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如课前吃东西、上课睡觉和低声讲话等等。这个班的学生在毕业时对我的感激之言,使我很欣慰,也很快乐。可以说,教学是把双刃剑,只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戴。

科研:教学求新的源泉

         参加工作的前五年,全身心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2006年秋,考入中科院固体所攻读博士学位。 科研是增强能力的最佳途径。进入博士阶段的头半年,感觉压力很大,因为科研工作已经耽误了近五年的时间,很多东西需要从头再来。在进一步对紧束缚理论和高压物理研究现状等等进行调研后,我决定将超硬材料理论设计和高压下材料物性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博士阶段的第一年,主要对前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已经发表SCI论文6篇。博士阶段的第二年,我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和林海青教授合作研究氢化物在高压下的超导特性这一前沿课题。前期对状态方程的探索在做这一课题的过程中派上了用场,我很快进入角色,目前已经完成高质量论文2篇,正在审稿中。在香港的一年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好的科研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做好科研需要在不断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否则将不会有所突破。
        善想敢做才能创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在新的特定的环境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中学时代,大家就知道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各种不同的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固体,我们又把它分成绝缘体、半导体和金属。那么,绝缘体、半导体和金属间能不能相互转化呢?现在,我告诉大家,在特定的条件(高压)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半导体,甚至金属。学过固体物理的人都能很快地理解其原因(这是由于在压力作用下,电子分布更加扩展,带隙逐渐降低)。进一步,如果问:金属能否变成绝缘体呢?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可能,因为在压力下物质会变的更致密,电子分布更加扩展。然而,2009年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文章表明:钠和锂在高压下确实转变成绝缘体。这一结果的发现,对旧的电子结构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目前,这一现象的发现,还没有更合理的理论解释,需要大家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才能揭示其原因。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条件,当环境改变时,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将被打破。我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善于思考,深刻牢记“善想敢做才能创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