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劲松导师

发布者:涂立君发布时间:2020-05-12浏览次数:3010

硕士生导师简介

 

 

徐劲松

 

年龄

42

 

 

 

安徽潜山

出生地

安徽潜山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入党(团)

时间

2006.6

健康状况

优秀

专业技

术职务

研究员

教授级高工

熟悉专业

有何专长

通信、计算机、数学、英语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理学博士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专业技术职务/获得时间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特聘教授

现工作单位/参加工作时间

江苏师范大学/2000.7

现任行政职务

特聘教授

卫星导航与通信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荣誉称号

江苏省“双创人才”

芜湖市“千人计划”

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联系电话

1370553361313951900061

电子信箱

xujins@mails.gucas.ac.cn

主要

学习

经历

时间        毕业院校                       专业方向               学位

2006.9-2009.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航与通信              博士

2003.9-2006.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

1996.9-2000.7  西南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学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19.2至今    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2015.6-2019.1  南京六九零二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南京市北斗授时工程中心副主任;

2010.9-2015.5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担任主任设计师,从事无线通信研发工作;

2008.1-2010.9 国家授时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导航与通信领域的研发工作。

主要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2018.7至今  主持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基于GNSS的高精度时频系统的研发与中试”;

2017.11至今 主持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GNSS高精度授时仪”项目研发工作(入选2017年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

2017.12至今 主持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项目“GNSS高精度时间系统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研发工作(入选2017年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

2015.2至今主持军方预研项目“某卫星机载终端波形体制论证”研究开发工作

2015.12016.12 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高清低功耗超短延时音视频无线传输模块的研制”;

2014.52016.6 主持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无线电射线传感器警戒报警探测系统的研发与中试”;

2012.6-2015.1 主持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宽带自组网高清音视频微波远程传输一体化显示系统的研制及中试”;

2010.9-2013.6  主持国际合作项目“新一代高清视频无线微波传输技术研究”,担任系统设计与制作、关键技术和算法研究、电路设计等方面工作;

2010.9-2015.1 参与研究60GHz毫米波通信、太赫兹通信、物联网、视频通信等方面的科研开发工作;

2009.8-2012.8 主持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基于GPS/RFID的城市车辆组合导航技术研究”;

2009.3-2012.9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之一973专项课题“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研究”,主要承担新型信号体制下导航定位接收机的设计与研制;主要负责信号捕获与跟踪算法研究与实现;

2006.6-2010.3  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参与863课题“都市环境下多传感器组合导航技术的研究”的研究工作,主要担任组合系统的设计与仿真、UWB室内定位系统设计实现、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实现等方面工作;

2007.8-2010.10  主持中国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UWB室内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负责超宽带室内导航系统中同步技术、信道估计与均衡等关键技术研究;

2007.11-2011.6  主持中国科学院创新实践项目“基于RFID的电子收费系统的研究”的项目的研究;负责基于RFID的电子收费系统的架构设计、RFID通信的设计与实现、搭建硬件实现平台等方面工作;

2003.9-2006.6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我国综合原子时的建立与保持”,研制出了GPS共视接收机恒温系统和天线扼流圈;

1998.1-2003.8先后参与大型设备管理、大型工程机械设备改良设计;完成“关节吊杆抓泥机”、“龙门起重机”等工程机械的课程设计。其中“50U型集装箱的系统设计与CAD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已在宝鸡桥梁厂投入生产使用。


科研成果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省科技成果、第二届全国机器人专利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全国机器人专利大赛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等多项科研奖励,以第一作者完成科技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9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参与主编国家标准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先后获江苏省“双创人才”、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核心成员、南京六九零二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芜湖市产业振兴“千人计划”、芜湖市高端人才认定、陕西省“百人计划”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