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5日,第8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暨物理教育与普及研究论坛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赛事由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全国63所高校、37所中学和2所教育机构的共计485名师生齐聚春城昆明,共同切磋交流教学技能。参加创新大赛的有348人,其中,本科生167人、研究生144人、中学物理教师37人。本次比赛设奖比例为一等奖30%、二等奖40%、三等奖30%,推荐参加优秀教学展示20人。
我院3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在吕华平教授的带领下代表学校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院4名参赛学生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吕华平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其中,2022级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杨涵被推荐参加优秀教学展示。
“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每年举行一届,是国内物理教师教育展示和交流的盛会。我院历年来高度重视该项比赛,在赛前对参赛学生进行了严格选拔。各位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反复优化教学方案。参赛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参与磨课。师生齐心协力,为大赛做了充分准备。
比赛中,我院4名选手沉着应赛,各有特色和优势,用别具一格的教学展示给评委和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赢得了高度认可。杨涵同学用自制的卡通魔术盒、大型螺线管和线圈,将高中物理的难点“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讲得通俗易懂,惟妙惟肖,一举夺得小组第一名的佳绩,更是在第二天的优秀教学展示中吸引了众多师生观摩。吴瑾同学用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制作了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的教具,将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讲得妙趣横生,在回答评委老师提问时,更是以思维敏捷、条理清晰的表现赢得了高度赞赏。赵鑫同学用自制的吊桥模型和共振演示模型等实验教具,生动阐释了“共振现象”的原理及应用,并在提问环节对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作了准确的分析。任一冉同学厚积薄发,依靠扎实的物理知识和深厚的教学功底,通过完美的临场表现,将“楞次定律”这一高中物理的重难点知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次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充分体现了我院在物理学(师范)专业建设上的成效,是我院长期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的结果,也进一步彰显了“科创物电”的学工特色,对激励我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院事业高水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