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李湘楠特聘研究员学术报告

发布者:程静静发布时间:2018-05-03浏览次数:709

报告人:Hsiang-nan Li(李湘楠) 特聘研究員

报告题目:我看高能物理的未來

报告时间:2018年5月9日(周三)下午3:00

报告地点: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3楼327会议室

主办单位:科技处、物电学院

报告摘要

高能物理的發展過程是科學貢獻人類社會的典範,不僅增加我們對大自然運作原理的瞭解,也大大提升了生活科技的水準,材料、網路、通訊、醫療等各方面的進步皆受其惠,其研究模式曾反覆成功近一個世紀,這樣的成功模式會持續下去? 面對今天高能物理進程的瓶頸,或者我們必須開始思考如何另闢蹊徑? 我嘗試對以上問題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报告人简介

李湘楠,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1986年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1992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副所长,台湾理论科学中心物理学部主任,台湾“国科会”、“科技部”物理学部负责人,台湾“国科会”自然科学部顾问,大陆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顾问,韩国亚太理论物理中心顾问,现任国际味物理大会国际顾问委员会(IAC)委员。李湘楠研究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微扰QCD理论及重味介子物理领域的学术研究。他发展了基于横向动量因子化定理的微扰 QCD因子化方法,并广泛应用于B介子衰变研究,准确预言了B→Kπ过程大的直接CP破坏并得到B介子工厂实验的证实;提出了基于因子化的拓扑图方法,用于D介子两体非轻衰变研究。迄今为止,多次在国际高能物理学校做系列讲座,在Phys.Rev.Lett.、Phys.Rev.D、Phys.Lett.B、Eur.Phys.J C、J High Energy Phys.、Prog.Part.Nucl.Phys.等主流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7篇,SCI H因子45,引用超7000次,单篇引用超600和700次各一篇。曾获得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第23届伊朗科技部Khwarizmi国际奖,多次获得台湾“国科会”杰出研究奖、杰出学者奖、台湾“教育部”学术研究奖。